关于举办我校第六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浙江省第六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22

系部(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教高教〔2023〕10号)文件精神,紧扣“新十条”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核心要求,提高我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做好教学竞赛相关准备事宜,经研究,决定举办我校第六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浙江省第六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并同步启动“教师教学竞赛人才储备库”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二、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产教融合创新报告(以下简称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三、参赛对象

我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比赛按照参赛教师专业技术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四、组别设置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分组,设6个大组,每组包括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

第一组为新文科组;

第二组为基础课程组;

第三组为课程思政组;

第四组为产教融合组;

第五组为国际课程组(面向国际生,教师全英文授课);

第六组为人工智能组。

其中,产教融合组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须达到2年及以上。

五、赛事安排

本次活动将比赛与人才储备库建设紧密结合,具体流程如下:

(一)教师入库

1.系部(学院)按本教学单位专任教师10%的比例推荐“教师教学竞赛人才储备库”入选人员,有意向入库的教师向所在教学单位提交报名申请。

2.各教学单位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优先推荐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效果显著上课效果好的教师推荐人员须覆盖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三类职称,推荐人员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各教学单位根据报名情况,组织内部遴选与评议,择优推荐教师进入“教师教学竞赛人才储备库”

3.学校将对储备库实施动态管理,为入库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助力其在各类高层次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争创佳绩,充分展现我校教师教学风采,切实提升学校教学声誉与影响力。

(二)培训阶段

学校拟于11月为入库教师组织教学创新大赛专项培训及专家指导,助力教师同步优化参赛材料、提升备赛水平、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三)校赛环节

学校拟定于12月中旬举行校级现场比赛,具体赛程安排将另行通知。请入选储备库的教师积极备赛,按要求提交校赛参赛材料。

(四)省赛环节

学校将依据校赛成绩,经综合评议后择优遴选,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教学创新大赛。

六、材料提交

请各教学单位于10月28日前报储备库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1),于11月28日前报校赛材料(材料1-4)。

材料1:申报书(附件2)。参赛教师基本情况、课程教学情况等。

材料2:课堂教学视频。校内参赛视频时间不超过15分钟(视频真实清晰记录即可,无特殊技术要求,可用手机实拍课堂实录)。经过选拔后,代表学校参加省赛需报送的相关教学视频,由学校统一安排录制。(详细要求见附件3)。

材料3: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及支撑材料(附件4)(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2000字左右为宜。

材料4:课程教学大纲(附件5)。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七、其它事宜

教学技能比赛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赛事,自2025年起已纳入高校年度综合考评体系。请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把关,做好人才储备库和教学技能比赛的组织、统筹、宣传、动员和指导工作。

联系人:全奕诺 89808095,李方颖 89808083。所有资料请发至401168584@qq.com。

 


 附件1:浙江音乐学院教师教学竞赛人才储备库推荐教师汇总表.docx
 附件2:大赛申报书.docx
 附件3: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docx
  附件4:教学实录视频标准.docx
 附件5: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分理论实训类、专业小课类、实践类).docx















         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