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9-17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高水平、一流音乐人才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持续不断地提升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院决定启动教学质量工程,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日常教学巡查

实行院、系和督导组三级巡查制度。学院层面由教务处组织巡查小组,每天对全院教师(包括外聘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时的巡查;各系部由系领导带队组织人员进行相应的每日巡查,做好查课记录;督导组组织督导教师深入教师课堂听课,监督和指导教师课堂教学。

重点检查专业小课教师和学生是否按照课表上规定的时间和教室准时上下课,有否迟到、早退、缺课、旷课、未经批准随意调、停课、请假等现象,对此类情况一经查实,要严格按照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和学生违纪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系部领导要深入教师课堂一线,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教学状况。按照《浙江音乐学院听评课管理办法》规定,各系部党政负责人及教务处、研究生处、学工部负责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其它职能部门负责人每学期不少于 2节;教研室主任每学期不少于6节。听课领导要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状况,及时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校系两级督导每学期要深入课堂,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意见等形式,加强教学信息反馈,有针对性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 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

  目前学生的考勤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由任课教师在课前或课后点名考勤。但是执行情况参差不齐。有的教师管理严格,有的教师很随意甚至完全不管不顾,学生几周不去上课都没有发现。对学生管理、学风培养、考试管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教师要严格执行考勤规定,对每节课的学生出勤情况详细记录,对学生考勤情况以一定比例记入平时成绩中,缺课三分之一及以上的学生要严格按规定进行限考,取消学生考试资格;旷课次数达到学生处分条例规定的,要及时上报系部,给予学生警告、严重警告直至退学的处分。

2019底学院信息中心已经在人文楼所有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自动考勤系统。上学期由于疫情的原因还没有正式启用,只是进行了测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争取能够尽早完善后正式启用,彻底解决学生考勤的老大难问题。

三、加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管理

   2019学年开始,按照教育厅加强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要求,学院规定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原则上要不低于总成绩的50%。主要目的是注重学生的平时每节课的表现,从以期末考试为主向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转变,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主要是大课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也要更详尽和规范。教务处统一印制启用了新的大课教师课堂教学记录本,要求教师详细填写每个学生每次课堂考核的内容和成绩,做到记录详尽,有据可查,以利于准确、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避免纠纷和质疑。

四、严格教师调课、请假制度管理

教师要认真填写调课单,写明调课的原因、时间、课时等内容,由系领导签字同意。小课调课单放置于琴房的课表框里,大课由系秘书存档后通知相关班级学生。

教师请假三天内由系主任批准,超出三天由人事处批准。要继续严格按照以上调课和请假制度执行。如发现教师没有履行手续,随意调课、缺课的,都要按照教学事故的相应规定严肃处理。

五、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我院全面推进在线教学的经历,让大家再次加深了对互联网+教学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全体教师线上教学的一次最全面、最有效的实战锻炼,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要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教学为主导”的理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向师生协同互动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逐步形成具有浙音自身特色的多样化课程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一)倡导实行“大班讲授+小组讨论”相结合的理论课教学方式。

     按照课程内容设计一定课时的讲授专题并布置相关讨论题,学生按照一定人数组成小组在当堂或下堂课上汇报讨论结果,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答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每次讨论汇报的结果记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

  (二)加强师生互动,根除教师“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

    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以学定教,要使学生在经历学习中感受师生共同演绎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生活。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是前提,营造民主、宽松、愉悦、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互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大学院微课、慕课、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等国家级、省级、院级线上线下一流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除作曲、排练、基训等创作、实践类班级制授课的大课课程外,其余所有大课类课程都要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经验,不同程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包括把各种信息化和多媒体手段运用到上课的签到、讲解、图例、视频播放、提问、回答、评分、抢答、考核等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反思和探究,以此来加强师生的互动性,增加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建立课堂教学展示与交流机制。

每年四月、十月为“课堂教学改革”主题活动月,通过教学名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公开课、观摩课、网络展示等交流学习形式,营造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良好氛围,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六、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一流精品课程的建设和运用

目前我院共有四门课程正在申报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结果待公布。《走进西方音乐》已经获批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20项省级一流课程已经正式公布认定,已经建成或正在立项建设的省级、院级在线开放课程32门。已经立项建设的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要抓紧按期完成,尽快投入使用,引领全院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要立项建设更多数量的在线开放课程,助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至 2021 年底,完成学校所有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学生受益面广的优秀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育一批代表学校水平的精品课程,积极打造“金课”;重视引进国内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学院网络教学资源库。完善网络课程学习和学分认定制度,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一个稳定高效、功能齐备、资源丰富的应用平台。

七、 加强浙音自主品牌的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改革的保证。教材建设的基本目标是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特别是要支持我院教师建设一批自主品牌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基本教材和辅助教材,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形态教材,大力锤炼精品教材,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浙音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话语权。

八、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各系部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教研室建制,实现了教师与课程的全覆盖。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及教学学术等方面的作用。教研室主任要切实肩负起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责,每学期初合理制定教研室活动计划,两周至少组织和开展一次教研室会议或活动,全体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期末进行总结;做好教研活动记录工作。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讨论,共同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实行集体备课、听课制度。专业小课还可以实行“教学工坊”制度,组织教研室教师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集体会诊式的“教学工坊”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

九、组建一批高水平一流教学团队

组建一批由校内外名师作为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