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接受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管理,不断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现就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后续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各单位要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充分利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相关文档必须在系统中进行保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应阶段工作,向教师、学生做好宣传,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将质量观念融入管理全过程全环节,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二、启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一)适用范围及对象
2025届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抽检专家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
(二)系统登录方式
1.登录方式
(1)网页登陆,网址: https://cloud.fanyu.com/organ/lib/zjcm
(2)微信小程序登录:微信搜索“维普毕设”小程序,选择“浙江音乐学院”后登录。
2.登录账号
1.学生账号为学号,初始密码为:Zy123456。
2.教师账号为工号,初始密码为:Zy@工号。修改过密码的,以修改后的密码为准。
登录系统后务必尽快修改初始密码。如忘记密码,可通过手机号码验证登录。
三、相关工作安排与要求
1.导入课题。4月18日前,各单位导入课题和选题情况表,课题名称要准确无误,在答辩后有修改的,需在论文管理系统中及时修改;
2.格式检查。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正文格式检查,修改后提交毕业论文正文;
3.查重检测。学校给每个学生有2次免费查重的机会,第1次在4月30日前完成,第2次在5月31日前完成; 论文重复率在30%以上的,系统将自动退回。
4. AIGC检测。AIGC检测工作在查重检测时一并进行。
AIGC检测工作要求:AIGC检测“疑似 AI 全文占比”超出30%的,系统将自动退回。在30%内或整改至30%内的,须对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生成的内容在内容当页以脚注形式标注相关情况,包括调用的模型/软件/工具名称及其版本、使用时间、使用方式、细节(含涉及事实和观点引证的辅助生成的内容)。
5.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论文正文;
6.组织线下答辩;
7.答辩后,学生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设计),并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终稿;
8.学生提交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答辩资格审查表、答辩记录、评审答辩成绩表、教师指导记录表等过程性材料的扫描版(PDF文件);
9.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论文(设计)终稿和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答辩资格审查表、答辩记录、评审答辩成绩表、教师指导记录表等过程性材料;
10.各单位将毕业论文(设计)总评成绩录入教务系统并发布;
11.各单位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资料的审查及归档工作,保证其完整和准确。
四、工作时间节点
因各单位毕业论文(设计)进度不尽相同,请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尽快入手,合理安排时间。参考时间如下:
序号 |
时间安排 |
主要任务 |
1 |
2024年11月22日前 |
完成论文选题 |
2 |
2024年12月20日前 |
完成论文开题 |
3 |
2025年3月14日前 |
完成中期检查 |
4 |
2025年4月18日前 |
完成毕业论文终稿;各单位在论文管理系统中导入课题和选题情况表 |
5 |
2025年5月9日前 |
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评定成绩 |
6 |
2025年6月6日前 |
完成优秀论文推荐、资料整理与归档 |
五、操作手册
管理系统中,用户分为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院(系)管理员)、指导教师、学生等角色,分别制订相关操作手册,方便广大师生查阅使用。详见附件。
教师可以在4月10日前加入微信群(扫描下面左侧二维码),系统操作有问题的,可在群里提问。
学生可加入学生qq群(群号:1044747154),也可扫描右下二维码。
联系人:申老师 联系电话:0571-89808087
教务处
2025年4月3日